这两天顿顿“大鱼大肉”,你吃腻了没?不妨跟着小叮去尝尝宋代温州人的海鲜宴吧。
在温州朔门古港遗址,过去一年考古队挖出了不少贝壳类海鲜,分门别类排一下,整理出了一份宋代版的温州“海鲜菜单”。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的张华伟专家解读说,一千多年前温州人就已经很会吃了,牡蛎、花蛤、血蚶、结蚶、钉螺、田螺等都是心头爱。
收好这份菜单,咱们就出发喽。走在宋代的温州城里,虽瞧不见如今的“现代化”,但大街上同样是熙熙攘攘,酒楼、饭馆多得不得了。
“餐标”也很有讲究。一般的馆子,一盘普通小菜约10文钱,合现在就几块钱,简单吃一顿在10元左右。如果是豪华酒楼,那就贵了,一餐要花上五两银子,合现在2000元左右。
咱们不差钱,直奔宋代版“阿外楼”,小叮根据菜单先点了份牡蛎。宋代的温州牡蛎有多好吃,南宋状元王十朋的好友刘长方最有发言权,他在写给王十朋的信中,都不忘提到温州牡蛎鲜美。
眼见朋友都如此说了,王十朋自不会错过借此推介家乡美食的机会。他专门在回信《寄刘长方书》中提到:“珠屿小蛎圆带石,砮焦巨房深若杯。吾乡此味亦不恶,故人游宦盍归来。”并注曰:“砮焦在沙角海中”,“珠屿在小芙蓉,小蛎绝佳”。
尝过了牡蛎,又怎能错过被称为“温州市市菜”的江蟹生,只不过这道菜在当年叫“洗手蟹”,意思是制作起来不过是“分分钟”的事,饭前洗手的功夫就能端上桌。
名字虽不同,但做法却和如今差不多。先把鲜活肥美的梭子蟹洗净去腮切块,再简单地浇上胡椒、酱油、醋、白糖、姜、酒等调味料腌制一下就可以了。据说,宋高宗赵构颇爱这一口。
当年的另一道流行菜沙噀(xn),也一定要尝一尝。名字你可能没听过,实际上是海参的一种,又名刺参。南宋时,温州出产的沙噀市场占有率极高,在都城临安都经常“卖断货”。
当时一位叫许及之的温州官员,收到朋友寄来的沙噀后,特意写了首238字的长诗,一口气罗列了海蜇、乌贼、蝤蠓等海鲜的名称和吃法,把温州人好吃海鲜的天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最后小叮也想讨个新年里的好彩头,年年有余,年年要有“鱼”。宋代温州人常吃的鱼类包括跳鱼、石首鱼、鲛皮等。跳鱼就是现代温州人口中的“阑胡”,当年已开始拦江养殖。石首鱼指的是黄鱼,为保证食材新鲜,当年就已用上了冰块储存。
至于鲛皮,指的则是鲨鱼皮,是贡品级别的海鲜。北宋元丰年间,温州就曾“贡鲛鱼皮五张”。宋人庄绰在《鸡肋篇》还专门提到了其做法,将鲨鱼皮切成细长条,煮为羹,一缕盛作一瓯,相当于现在酒店里的分盅。味道嘛,入口即化,几乎不用咀嚼,有点像喝面片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