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委统一部署,省委第八巡视组于2022年10月9日至12月20日对张家港市开展了巡视,并于2023年4月7日进行了反馈。按照党务公开原则和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自省委第八巡视组反馈巡视意见以来,张家港市委把巡视整改工作作为当前最为要紧的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将省委巡视反馈的5个方面14个问题37项“问题清单”,细化分解为124项整改任务,并一一明确牵头领导、牵头单位、参与单位和完成时限,务求责任到人,抓严抓实,全面整改到位。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切实提升落实巡视整改工作的政治自觉。4月10日,召开专题会议,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关于巡视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省委书记专题会、第二轮巡视集中反馈会、省委第八巡视组巡视张家港市情况反馈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整改落实工作。接下来又先后召开落实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任务分工部署会和市委常委会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进一步传达贯彻全市整改落实省委巡视反馈意见专题会议精神,不断对整改任务进行再明确、再细化、再调整,确保每项整改任务都责任到人、具体到部门,力求整改方案科学可行、整改措施务实管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市委主要负责人和每位常委紧扣省委巡视反馈意见,逐条对照检查,深刻剖析原因,认真对照检查发言,查摆问题不足,明确整改方向,带动巡视整改工作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展开。
二是压实整改责任,扎实整改举措,切实强化落实巡视整改工作的政治担当。市委认真落实省委巡视整改要求,第一时间成立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市委副书记担任副组长,其他市委常委同志为小组成员,全面负责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4个专项工作组,分别负责相关问题整改落实工作。对照省委反馈“问题清单”,制定《张家港市委关于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方案》,方案明确了各板块各部门的职责分工,为相关单位明确了“责任书”、立下了“军令状”、画好了“路线图”、定出了“时间表”。各级各部门根据方案逐项剖析、逐条对照,确保每个问题都责任到人,并同步建立整改工作台账。同时,市委严格落实省委《关于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的实施意见》,定期研究巡视反馈整改情况,加强组织领导,每月研究调度巡视整改工作,统筹力量集中攻坚,确保整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三是注重成果运用,突出常态长效,切实深化落实巡视整改工作的政治效果。市委坚持巡视整改带动作用,将巡视整改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班子队伍建设,把抓好巡视整改工作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与习对江苏、苏州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切实把整改成果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并重,既立足当前解决各类问题,又着眼长远健全长效机制,从堵塞制度漏洞、完善制度保障、扎紧制度笼子的角度出发,把问题整改与加强制度建设、构建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在综合用好巡视成果,不断推进完善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谋划实施一批解决瓶颈制约的改革举措,切实发挥巡视“利器”作用,真正落深落细落实巡视“后半篇文章”。
(1)组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宣讲团,面向全市机关、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宣讲,广泛开展“贯彻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主题宣讲活动。
(2)全平台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一把手访谈》《领导干部学习笔谈》《二十大代表在基层》等专题专栏,全媒体深入开展《“敢”字当头 勇当先锋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等主题宣传,高密度、高频次推出图文、短视频、深度报道等一系列融媒产品,集纳转载权威媒体报道。
(3)安排专人负责更新运维“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张家港融媒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组织基层供稿员积极参加2023年度“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习管理员、通讯员培训会;举办全市“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供稿工作推进部署会暨培训会,提高基层供稿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加强与各区镇、街道和部门联络沟通,完善供稿链路,确保专题常办常新,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张家港落地生根、走深走实。
(4)在城市出入口、主干道布置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大牌、高炮,全市设置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公交站牌、路名牌、灯箱和道旗。依托“诗歌里的城”“沙洲之春”“村村演”“周周演”等品牌文艺活动,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系列演出,在演出中设置党的二十大精神互动问答等环节。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线上线.关于“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易发多发”问题的整改。
(1)强化统筹部署,高点定位抓好组织推动。市级层面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相关市级部门和各区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会同各区镇统筹做好组织推进、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和问题整改等工作。先后出台《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实施意见》《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精细化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组织召开全市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精细化提升专项行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攻坚“双月”提升行动等部署会,细化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序清单,落实隐患排查、秩序整治、宣传教育等系列整治措施,倒排工期,压实责任,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2)强化滚动摸排,清除隐患提升安全指数。重点围绕国省干道和农村道路,滚动排查交通事故易发频发、安全设施不足的路口路段,及时发现问题,形成清单明确包干责任、建账销号。针对存在重大交通安全隐患道路,逐一开展实地勘察论证,全面落实安装隔离护栏、电子警察、减速带、完善交通标志标线等整改措施,以点带面、推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系数整体提升。针对农村地区无交通信号灯的重点平交路口,实施警告标志、道路标线、减速带、警示桩、交通信号灯“五必上”改造,对重点交通隐患部位实施一条线、一块牌、一盏灯“三个一”配备,确保安全通行。
(3)强化秩序整治,严查严处净化道路环境。开展农村地区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定期分析农村地区交通事故发生规律和发生形态,根据农村地区务工、农忙、乡村旅游等时间规律特点,严查严处“两客一危一货一面”等重点车辆,严管严查“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违法载人、闯红灯、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随意横穿马路等突出违法行为,加强交通秩序管理,着力提升管控效能。
(4)强化宣教力度,营造良好交通安全氛围。针对非机动车、“一老一小”群体等易高发交通事故类型开展精准宣传,通过发放主题宣传手册、“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讲、“面对面”宣教等方式,以及深入农村乡镇等场所开展交通安全主题教育,常态用好“大喇叭”“大标语”、村务公开栏等宣传阵地,在农村地区营造安全文明出行的良好氛围。《人民公安报》《交汇点》等中央、省级媒体专题报道张家港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
(5)强化养护管理,重点确保道路通行安全。在抓好港城大道、张杨公路、港丰公路部分路段的罩面大中修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智能巡检系统和日常养护管理标准化工具发现病害,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修复。扎实推进交通安全提升项目,增设道路中分带护栏;完善公交校车停靠点,推进县道交通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排查工作。
(1)制定下发《关于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明确市领导班子围绕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打造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等6个课题开展专题调研,并提出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每人牵头重点课题调研,并计划安排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交流调研成果。5月初,下发在全市组织开展市领导班子成员赴挂钩企业项目开展“集中走访服务”的通知,组织市领导班子成员通过走访调研,助力解决发展难题、积极开展助企服务、坚定企业发展信心。
(2)作为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二批参学单位。市委班子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习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视频会议形式收听收看全省主题教育动员会。结合“七一”走访慰问,市委班子成员积极开展“海棠解忧·惠民连心直通车”活动,与党员群众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建议。
(1)大兴调查研究。根据苏州市委调研活动安排,有序推进“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张家港实践”课题调研。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签订合作协议,启动“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张家港实践研究”课题。
(2)推进规划落地。以《张家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为引领,在整合“十四五”期间张家港保税区已制定实施的《张家港保税区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张家港保税区“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等规划基础上,新编定了《张家港保税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张家港保税区半导体材料产业园中长期高质量发展规划》《张家港保税区推进“十四五”期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张家港生物医药产业园总体发展规划(2021—2035年)》及《张家港保税区生物医药产业链招引图谱》《扬子江高端装备产业园规划(工业集中区)》《张家港保税区新能源产业链招引图谱》等专项规划,完成张家港保税区“十四五”发展规划总纲性文件汇编。
(3)深化体制改革。按照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最新要求,对于保税区,进一步梳理、明晰职能机构具体职责,试点推进招商队伍体制改革,赋予街道与职责相匹配的“人财物”权限,激发街道发展活力;对于经开区(杨舍镇),围绕强化社会治理机构保障、推动辖区事务精细化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谋划,探索招商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专业化、市场化”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新模式;对于高新区(塘桥镇),进一步梳理、明晰职责任务分工,深化区镇联席会议制度,重点工作推行专班制,强化协调联动,凝聚攻坚合力,不断促进区镇深度融合,优化人员互动交流机制。
(1)研究出台《张家港市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2023 年工作要点》,调整张家港市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进一步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安排工作。
(2)组织相关区镇、载体代表专题赴上海临港、苏州工业园区学习科创孵化载体、研发机构建设先进经验;召集相关板块、部门座谈上海苏州同城效应,分析研究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或突破的难点堵点问题,向苏州市发改委反馈计量互认、医保异地报销等事项,寻求协调解决。
(3)积极培育打造适合我市产业发展的研发平台,组织我市各类创新主体申报苏州市新型研发机构、苏州市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
(4)加强重大项目建设。根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重大项目库》中期评估要求,开展项目自评和优化调整工作。
(5)全面部署重点突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制定《2023年度张家港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要点》,排定了39项板块重点职能指标,7大类110项重点攻坚项目。每月调度、通报工作进展,压实工作责任,扎实推动年度治污攻坚各项任务取得预期成效。
(6)加强水上执法力量,推进岸电设施建设。全面整合水上执法力量,强化船舶污染防治巡航检查力度,严格落实“一零两全四免费”制度。重点开展干散货码头粉尘专项治理,持续推进港口码头扬尘污染防治。全面落实岸电使用优惠举措,进一步提升船舶使用港口岸电意愿。
(7)强化水资源管理,提升河湖环境质量。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确保全市用水总量在控制指标范围内。积极开展两岸四地联合执法巡查,始终保持打击长江非法采砂高压态势。创新疏浚采砂工程云监管模式,实现疏浚采砂工程全天候全过程监管。推进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加快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
(8)持续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工作。按计划开展《张家港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2021—2035)》《张家港市湿地保护规划(2023—2030年)》编制工作,已经形成初步成果。严格湿地资源保护,推进湿地保护小区建设,按照苏州创建国际湿地城市要求,做好常态化宣教、案例报送等各项工作。
(1)协助“澄张虞”一体化课题调研,加快江张协作。推动《江阴—张家港协作示范区空间协同规划》编制。
(2)举办“江海联动 相约张家港”2023张家港(上海)招商推介会,协同各区镇着力将优质项目导入张家港。
(3)制定《张家港市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3年工作要点》,突出年度重点工作举措,梳理规划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开放合作、发展环境和实施保障八个类别的重点工作举措。
(4)举办上海启明星青年科技创业人才走进张家港活动,发布《“星耀港城”科技创新交流合作计划》。围绕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定期交流两地科技工作进展,每年举行一次“双边高层对话会”,推动两地科技工作优势互补,实现协同创新。
(5)持续发挥张家港上海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作用。围绕我市“4+4”产业链,发挥张家港上海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作用,在张家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发布上海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成功举办长三角科技服务行业论坛,为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搭建区域科技合作与交流平台,不断提升县域科技创新管理与服务水平。
(6)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跨域通办”“全城通办”“一件事”等行政审批改革工作。全面落实“全城通办”“集体合同审查”秒批秒办工作,持续推进“攀峰计划”,助推企业加快产业化。
(7)依托整车口岸独特优势,加快推进二手车出口试点。在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上,通过视频、图文展板等充分展示了我市作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的区位优势、产业特色、进口平台以及与中东欧国家投资合作重点项目。
(1)以《张家港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统筹岸线及产业布局,全力推动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
(2)加强产业及长江岸线规划研究,以新能源、智能高端装备等产业创新集群为主线,依托东沙作业区LNG接收站,同步布局建设LNG产业,依托江苏扬子江重型装备产业园,重点发展压力容器、工程机械、海工石化等重型装备。
(3)强化与重点企业深度合作,积极谋划沿江码头综合提升工程,加强岸线整合利用、区域协同发展。
(4)持续完善城市功能,合理开发沿江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亲水休闲等新业态。同时,发挥张家港保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仓储智慧物流服务、大宗商品“清算通”方面优势,全力打造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汽车平行进口等特色亮点,加快推动港口由装卸运输港向物流贸易港升级。
(5)《苏州港张家港港区东沙作业区规划修订方案》获得交通运输部、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正式批复,张家港海进江LNG接收站项目正式落户苏州港张家港港区东沙作业区。
港务集团加快推进散杂货码头智能化改造项目,持续提升港口作业效能。进一步宣传、引导沿江港口企业开展码头升级改造、工艺革新和专业化改造。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争取在港口规划修订中落实相关规划依据,让各码头企业充分享受码头改建扩建的政策红利。
(1)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对照苏州市委“产业在沿江转型”要求,全力推动冶金新材料、智能高端装备、先进(高分子)材料、高端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促进新能源、特色半导体、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加快调高、调轻、调优产业结构。一季度,全市经济总体呈现“恢复增长、稳步向好”态势,工业生产逐步回暖。
(2)聚焦需求结构改善。积极推进各类促消费政策,相继举办系列促消费活动,有效提振市民消费信心。全力关注粮油、钢铁、化工品行业的运行走势,重点跟踪中粮、沙钢等骨干企业生产经营,用足用好我市产业扶持政策。房地产市场方面,发布十三条暖市措施,举办“云上房展会”,充分激发住房消费热情。
(3)抓好企业服务对接。大力开展金融服务品牌推介,持续推广特色金融产品,金融市场运行愈加稳健。
(4)强化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出台全市数字化改造行动方案和政策措施,通过免费诊断、技术输出、平台赋能等举措,积极营造全流程服务生态,激发企业数字化改造动能坚持政策导向引领,突出企业主体作用,实施数字化改造“八大行动”,进一步巩固提升数字化改造成果。
(5)落实产业扶持政策。根据《张家港市产业创新集群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充分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指导有投资意向企业做好项目备案、纳统,确保项目不漏报。
(6)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鼓励传统产业企业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品质,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高端市场;引导传统行业聚焦优势领域,以重点项目为引领,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利用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满足不同层次市场需求;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全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7)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效。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为我市税源经济发展增强基础;强化企业服务,发挥好财政资金撬动杠杆作用,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优质财源、税源,推动财税收入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研究出台《张家港市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工作机制》,持续做好2023年三级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工作。
(2)研究出台《张家港市重大项目“政企双通道”一揽子激励措施(试行)》,组织落实重大项目“项目管家1+N”机制,市发改委联合多部门深度协同各区镇,为重大产业项目“一企一策”定制专属服务方案、选派项目管家和先锋队长、组建全天候联络群。
(3)研究出台《张家港市产业用地项目评审工作规程(试行)》《张家港市促进有效投资、推动产业用地提质增效工作方案》。
(1)制定出台《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出12个方面55条助企政策,优化调整减税降费、金融信贷等政策,接续实施社保缓缴、稳岗返还等措施,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2)发挥财税金融作用。督促金融机构落实稳企助企政策,解决企业“资金紧”“周转难”问题,积极支持我市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科技计划、科技成果转化等,不断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3)减轻企业收费负担。执行降低养老保险费率政策,落实落细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力促各项实惠直达市场主体;落实高速公路ETC通行费八五折优惠相关政策,加强电力价格监管,开展转供电环节电价重点整治行动;开展水电气领域价格专项检查。落实减半收取住宿餐饮业的电梯、锅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和监督检验费用。
(4)创新方式方法。在全省范围内创新推出张家港“技能贷”,通过强化金融支持力度,有效促进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开辟全新融资路径,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华泰—张家港金茂租赁知识产权1—5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成功发行。启用24小时,365天,全天候、不间断的服务驿站——“24365零工驿站”,针对零工“零散、灵活、临时”的特点,采用人工服务和自助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提供“全天+全年”的全天候就业服务。
(5)开展宣传解读。通过官方政务微信公众号进行广泛宣传,制作政策图解在政府网站上进行详细解读。围绕提高政策实施的直达性和可操作性,逐条明确责任部门、牵头处室、具体联系人和联系方式,便于广大经营主体更加详细快捷地了解办理流程、服务对象和申报要件等内容,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6)提升办案质效。将超2年未结破产案件纳入院庭长“六类案件监管”,加快清理、结案进度;充实法官助理到“执破融合”办案团队,加强办案力量,细化落实相关工作对接机制;积极与“府院协调工作机制”各职能部门沟通对接,筹备成立“执破融合一站式服务中心”,助力提高破产审判效率。
(1)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认真落实省、苏州、张家港市级技改奖补资金,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为企业实施技改项目注入源头活水。
(2)推动重大项目建设。鼓励企业持续加大投入,推进重点项目实施,推动产业提档升级。至5月底,张家港中美超薄带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结构调整超薄带铸轧工程”、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线材六厂双高线项目”已开工建设。
(3)培育壮大纺织企业。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智造赋能,拓展纺织链条,增强竞争能力。加强纺织行业关键技术推广应用,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以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带动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
(4)积极推动企业研发创新。组织申报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3项、双碳专项3项,申报苏州市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3项、前沿技术研究项目1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1项。
(1)完成科技招商认定体系调整。以政策导向和科技属性为基础,延展项目考察周期,循环督查项目质效,突出招引项目中经济效益明显、社会融资加持、投资投入充分等具有显性进展痕迹的项目在整体认定中的权重。
(2)推进科技招商与产业培育互联互通。利用格次赋分系统,将科技招商潜力类项目认定及后续培育进行系统化管理,探索向部门、区镇开放端口,实现项目大数据在部门、区镇间流通。
(3)明确招引主攻方向,紧扣项目招引切入点,切实提升招引效能。通过构筑载体平台,引培结合,从源头优化提档科技企业梯次矩阵,砌好科技企业培育“第一块砖”。
(4)加强规上在库企业及新入库企业排摸,增加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入库企业数。同时,今年5月上旬,市领导班子成员开展“集中走访服务”,收集相关问题诉求反馈至部门、区镇,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5)加大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2022年,全省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40.8%,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张家港市占比41.03%,较上年38.6%提高2.43个百分点。
(1)加大研发费加计扣除和资助政策宣传力度。宣讲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以及我市研发费资助政策。举办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涉税政策宣讲会。
(2)持续做好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加强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今年一季度,我市共有35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加2023年度绩效考评工作,其中9家获评“优秀”。
(3)优化实施产学研预研资金管理政策。按照“前道划拨高校项目经费、赋能校企合作”“后道划拨企业项目经费、撬动研发投入”的思路,进一步优化政策实施,有效解决成果转化“启动第一步”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4)持续推进省科技创新券苏南自创区(张家港)联动工作。支持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云平台购买省创新券支持的科技服务。
(5)聚力打造中国创新挑战赛(张家港)品牌。我市作为唯一县级市已成功承办第六、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自今年2月16日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张家港)现场赛成功举办以来,我市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围绕新材料领域,定向邀约相关行业专家,走访对接企业302家,挖掘企业技术需求133条。
(6)加强企业培训指导,提升专利布局意识。今年以来,联合苏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面向重点企业开展政策宣传、专利布局、快速预审等培训指导,帮助企业挖掘技术创新点和提升企业发明专利布局意识。我市作为2022年度知识产权工作成效明显地方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
(7)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22年获评省“双创计划”12名、苏州市“姑苏计划”58名,获评苏州市科技人才工作进步地区。今年,第一批姑苏计划项目申报数同比增长9.6%,市重大团队天兵科技荣获“中国独角兽企业”;锴威特等2家人才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张家港板块”中累计已有5家人才企业,人才链创新驱动产业链效应进一步放大。
(8)丰富人才引育模式。举办第六届苏州·张家港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开展系列选拔赛、青年及半导体专项赛共计15场,吸引500余个项目参赛,68个优质项目会师决赛。出台《校地合作(张家港—南信大)赋能人才招引十条举措》,持续深化校地战略合作关系。
(9)优化人才政策体系。旗帜鲜明突出项目质量导向,召开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提出人才政策体系优化调整方案,对张家港市“智汇港城”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项目)申报认定和管理办法等细则进行修订更新。
(10)激发企业引才活力。聚焦创新人才引进,在新春第一会表彰了14家人才引育先进企业,筹备出台本土企业引才育才相关政策,持续发挥企业用人主体作用,不断激发重点企业引才育才积极性。
(1)制定《2023年区镇(街道)及相关部门安全生产重点工作任务清单》《2023年区镇(街道)及部门安全生产季度监测细则》等文件,指导各板块、各部门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目前已完成第一季度监测结果通报,第二季度监测相关工作正有序进行。
(2)根据《张家港市安全工作职责分工协调办法》,进一步细化各相关部门监管职责,明确了飞行营地等13个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职责分工。全面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年行动。
(3)开展安全生产督导。加强沿江化工储罐巡查检查,对企业开展安全检查,并督促企业整改到位。严格落实常压储罐定期检测机制,督促企业完成储罐定期检测,要求企业根据检测结果合理使用储罐。
(4)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督促储罐企业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同时督促企业加强应急消防设施巡检,备足备齐应急物资。此外,按照张家港港口危化品企业安全联盟年度工作安排,完成中油泰富码头受限空间救援综合演练,并组织其他港口危化品仓储企业现场观摩,储罐企业应急响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5)保税区市场监管局制定并施行《关于特种设备监察员AB岗工作制度实施方案》,有效统筹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执法资源,破解特种设备监管人员不足矛盾。
(1)构建全域化高位推进机制。召开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进会,发挥创建指挥部高位统筹作用。
(2)扎实推进文明攻坚“十大行动”。重点整治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市场秩序、市政设施、公共服务的顽瘴痼疾。坚持边攻坚边培育,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精细化管理样板路、精细化管理样板街区。推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开放式小区管理、文明楼道建设等民生项目,印发实施《张家港市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实施方案》,以“小切口大变化”推动文明程度整体提升。顺利完成文明城市2022年度国测任务。文明城市2022年度省测成绩保持全省第一。
(3)统筹推进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以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加快推进美丽庭院建设,全市50%以上的农村庭院建成“美丽庭院”,打造“美丽家园”省级示范点3个,苏州市美丽庭院示范村3个。以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创新实施“一家单位负责若干网格(区域)”责任制度,组织文明单位常态化开展“洁美港城”同创共建,开展人人都是张闻明“文明润万家 生活更美好”主题实践活动。以文明家庭为抓手,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举办“文以化人 家和业兴”2023年张家港市家庭文化节。以文明校园为抓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举办“阳光润心 快乐成长”张家港市第四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
(4)出台《张家港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监测评价办法》《张家港市村庄垃圾清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张家港市乡村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重点推进农村“一部”“四沿”“五旁”垃圾治理、农村水环境治理等七项攻坚行动。
(5)建立督查机制,以“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常态化明察暗访,用好“美丽乡村”平台,实现周总结、月通报、季度发布“晴雨榜”,督查考核成绩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干部政绩考核。督促各区镇(街道)建立环境问题清单、责任清单,逐一整改销号,实现“问题上传、管理派单、问题整改、审核通过、数据汇总、情况通报”的问题整改闭环。
(6)引导建立健全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农民主体作用发挥、有督查的长效管护机制,将政府主导作用与群众主体作用有机结合,推动“五位一体”综合管护。
(7)创新实施“区城融联”工作机制,聚焦文明创建和城市管理工作,将主城区—经开区(杨舍镇)打造成“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常态化开展“区”“城”融联联席会议和现场办公,推动机制、业务、队伍、考核有机融合。
(8)创新执法管理模式,积极推进“城警联动”“分级分类”“小微执法”等工作,创新实施“城市守望”行动,发动群众随手拍、随手传城市管理问题,帮助消除管理盲区。
(9)贯彻落实“444”工作体系,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出台《高新区(塘桥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垃圾分类长效管理工作实施意见》。高新区(塘桥镇)通过以村为主体开展招投标或成立公司的形式开展大环境整治工作,工作标准向镇级环卫保洁与垃圾分类工作标准看齐,对各村(社区)提交的项目需求进行逐一把关。
(10)3月10日,2023长三角科技局长(处长)沙龙暨走进张家港对接交流会成功举行,“长三角科技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张家港)”正式成立。
(11)以“集群培育”为主要抓手,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根据《张家港市产业创新集群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及相关工作要求,经企业申报、区镇推荐、专家评审,通过市工信局和财政局审核,并经企业质询、确认、公示环节,确定2023年张家港市产业创新集群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工信领域)赋分项目。
(1)严格做好签约项目把关。市商务局会同发改、科技、工信、资规、环保等部门,建立重大签约项目形式审查工作机制,对拟签约重大项目进行预审,保障项目签约后的协调推进。
(2)依托平台加强项目跟踪服务。加快推进建设“涉企服务一体化平台”招商洽谈阶段功能模块,下一步拟充分依托平台建设,推动招商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
(3)全力推动签约项目落地。建立专人对接、扎口报送的联络机制,由市商务局牵头,会同各区镇开展超亿元签约项目跟踪工作,及时了解掌握各区镇签约项目进展情况,与市发改委联合通报签约项目月度推进情况,推进签约项目尽快落地。
(4)加强对中介招商的规范化管理。市商务局督促各区镇招商部门,参照《张家港市招商顾问管理办法》,从产业契合度、项目资源质量、后期管理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对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的遴选。
(5)科学编制经营性用地储备出让计划,严格执行土地公开出让方面的规定,未发生新增住宅用地与产业项目、酒店文旅等项目“捆绑出让”的情形。5月底,市资源规划局实地查看住宅项目的建设情况,各区镇明确监管负责人,及时更新项目开发进度、合同履行等事项。
(1)进一步选准选好项目,促进产业用地提质增效,明确项目准入时间节点,确保在正式签订投资协议之前完成项目准入评审,通过多部门协同参与的评价体系、规范的评审流程,对项目的质量进行客观地研判与把关,严把产业用地项目准入门槛。印发2023年三级重大项目清单,围绕清单内的重大项目进一步做好重大项目服务工作,紧盯年度目标,依法依规予以协调指导和服务推进。对计划新开工项目,加快办理各项前置审批手续和做好各项开工前准备工作,确保项目如期开工;对在建项目,强化资金、用工等要素保障,确保项目按序时进度加快推进。
(2)编制形成《张家港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整套成果,并完成公示、部门征求意见、人大审议、专家论证、苏州市级审查等事项。《规划》在落实“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的基础上,将塘桥副城纳入中心城区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建设用地规模,优化用地功能结构,完善公服设施布局,保障蓝绿空间,提出城市更新目标策略,加强城市风貌引导和管控。
(3)高新区(塘桥镇)城乡融合发展规划完成编制,同时纳入市国土空间规划。区镇结转项目的动迁工作主要围绕服务重大项目、安置房建设、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集中攻坚清障。对不涉及重大项目建设、安置房建设、市政道路建设的不再新启动拆迁任务。
(1)细化会议记录规范要求。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会议记录的通知》,对市委常委会会议、区镇党(工)委会议、联席会议等进行全程记录。明确要求指定专人负责会议记录,防止关键要素缺失,确保会议记录的线)建立留存资料审核机制。市委常委会会议记录等由办公室分管负责人和主要领导双重审核把关并签字;区镇党(工)委会议记录等由党政办分管负责人和主要领导双重审核把关并签字。同时,建立会议记录情况不定期抽查机制,做好问题督促整改。
(3)规范资料移交及存档手续。会议记录、附件材料及录音资料明确专人负责收集整理,严格保密,按年度移交档案留存。
(4)严格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不断深化机构、人事、财政、薪酬等方面改革,对人员实行定岗定责,建立统一的内部绩效考核制度,优化收入分配办法,有效激发人员活力,体现媒体融合制度优势。
(5)深化运用深化运用相关工作规则和议事决策规则,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依规决策;同时,扎实落实请示报告相关要求,确保请示报告制度落地落实。
(6)2023年4月11日,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化运用风险报备机制 推进“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十项措施》,进一步规范廉洁风险报备流程,为各级党组织主动运用、规范运用风险报备机制提供切实可行的工作指引。
(7)通过赴相关单位开展工作调研、交流座谈等形式,充分挖掘适合风险报备事项,鼓励干部敢为。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实施风险报备21起,相关工作经验得到《新华日报》等媒体推介。
(1)强化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4月17日,市委组织部召开部务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始终把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与今年开展的主题教育相结合,确保在政治建设上走在前、做表率。
(2)制定规章制度,常态长效落实。结合组织工作实际,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推动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为组织部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3)树牢标杆意识,有力有序推进。认真填报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监督监测平台,截至2023年6月25日,目前市委组织部得分在市级部门中位居前列。接下来,将持之以恒、全面细致填报工作举措,巩固整改效果。
(1)2022年6—8月,实施优秀中层正职干部统筹选配工作,面向全市公开选拔若干名“95后”结构型年轻干部、“90后”专业型年轻干部,并全部安排到科技招商、城建规划等紧缺专业吃劲岗位磨砺锻炼
(2)持续推动“90后”市管干部通过兼任下一级正职职务,进一步提升抓落实能力。
(3)深化专业研习社建设,聚焦科技招商、经济管理、财政金融、城建规划、基层治理、乡村振兴6个重点专业领域,按“研习小组就是工作专班”的理念,实施14人左右的小班化、拉练式培养。建立“实战练兵场”工作机制,选派优秀干部到国家部委、省厅市局和上海临港、苏州工业园区跟班学习,实现锤炼本领与推动发展的互促共进。
(4)统筹用好各年龄段干部,2023年以来提拔重用的干部中,年龄层次分布合理。
(5)统筹用好公务员职级、事业职员等级资源,大力推动领导干部转任职级公务员,并继续参与班子分工或协助某个专项工作。
(6)注重在主题教育、巡察督查、检查指导等重点工作中,发挥相关干部的经历经验优势。今年,已选派多名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参与张家港市委巡察以及苏州市委巡察工作。在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拟挑选一批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的退出领导岗位干部担任指导组成员,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7)每年拿出一定数量职级职数和优秀名额专项激励作用发挥显著的退出领导岗位干部,2023年以来,已对多名干部开展专项激励。
(1)举办全市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轮训,教育全市各级干部认真领悟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持续强化斗争精神、担当精神。
(2)坚持纠树并举,2023年3月,开展整治为基层减负工作专项督查调研,通过实地走访与基层干部面对面交流,倾听基层干部声音,对基层干部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提出具体措施,下一步将持续推动基层减负工作走深走实、常态长效。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实施“提速扩面”“提质增效”“提档升级”三大行动,制定扩大报备范围、优化报备路径等10项措施,为各级党组织主动运用、规范运用提供具体化、可操作的工作指引。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实施风险报备21起、容错纠错2人,为3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进行澄清正名。
(3)印发《关于调整冶金工业园(锦丰镇)成品油市场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明确职责分工的通知》,更新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分工和具体要求。围绕成品油市场整治要求,冶金园(锦丰镇)加大工作力度,落实长效机制,维护成品油市场秩序。
(4)坚持周访周报,组织部职能科室每周坚持到1家挂钩联系单位开展走访调研,全面收集掌握“一把手”干部履职的“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每周汇总收集。强化要素分析,构建了领导班子整体结构、运行情况、工作绩效等全方面、精细化的识别考察体系,通过对各要素进行分析评估,不断深入对“一把手”干部履职尽责的考察研究,进一步延伸干部监督“触角”。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特别是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综合运用谈话、制发履责提醒函等方式,压实党组织和“一把手”责任。
(1)发布海棠解忧“基层干部敢为”减负增效礼包,创新推出完善组织部门约办机制、常态化开展走访调研、完善容错免责机制等10条务实举措。全面启动面向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选聘事业人员工作,经过资格复审、综合评价和面试环节,共10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入体检、考察环节。开展中组部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情况调研、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走访调研,指导推进党建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连片示范带”建设,从市农业农村局、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遴选党员骨干下沉“连片示范带”担任驻村,聚合资源推进驻村项目,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示范路径。
(2)针对部分村干部在动迁安置工作中存在违规违纪情况的问题,对受到党纪处分的村干部进行岗位调整。4月17日召开属地镇动迁领域“以案促改 以案促治”专题会,通过案例分析、结对帮带等形式巩固整改成效。结合村、社区“两委”班子届中分析,重点围绕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方面开展研判,全面掌握“两委”班子运行和干部履职情况。制定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回头看专项方案,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深度剖析原因,总结提炼整顿工作路径。
(3)根据2023年度两新组织专职党务工作者绩效管理考核方案,一人一档动态跟踪管理,开设专业学习小组,以积分化形式将个人学习情况挂钩绩效。举办“海棠知新·聚力前行”两新专职党务工作者活动沙龙,通过集体政治生日慰问,提升人员归属感和凝聚力,开展面对面座谈交流,近距离了解专职党务工作者工作和思想近况,帮助提升专业能力和工作技巧。深入推进“双有”目标提升计划,依托两新组织所在行业和属地板块,通过发展党员指标倾斜、职工党员关系排摸转接等方式,逐步提升“双有”覆盖率。
(1)6月7日,十二届市委第80次常委会学习贯彻习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扎实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
(2)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作用,深入学习习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线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邀请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研究员肖晋作主题为“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专题辅导。
(1)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贯彻落实情况纳入党委巡察工作的重点监督内容,对市科技局、卫健委、行政审批局等12家单位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专项巡察检查。
(2)进一步加强全市舆情直报点建设,完成我市第三批舆情信息直报点遴选工作,召开全市一季度网络舆情工作会议暨突发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专题培训会议、全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领域意识形态暨舆情工作培训会议、2023年舆情信息直报培训会议,市、镇、村三级的舆情信息监测网络进一步延伸,持续拓宽舆情信息收集渠道,及时发现重要舆情线)严格落实《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要求,常态化开展采前会,严把审核关,防止为博眼球、刷流量而触碰底线。根据人员变动,及时调整流程及人员设置,开展责编交叉审稿,进一步强化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修订完善《新闻融合传播中心编审流程、部门职能及编审流程说明》。落实《互联网平台公共信息巡查制度》《网络舆情管控处置制度》等规章制度,开展常态化信息巡查,安排专人做好各平台舆情监测,及时处理上级各项工作指令。
(4)制定并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图书筛选机制,加强新购图书、内部出版物内容管理,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意识形态把关审查工作。印发《关于开展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督查建议方案》,全面开展自查自纠,以“四不两直”方式对全市47所学校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切实把问题整改落到实处。组织全市32所中小学、幼儿园的主要负责人参加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座谈会,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1)市委常委会带头,及时传达学习习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相关重要文件精神,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格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不折不扣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十二届市委第80次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办公厅《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文件精神,研究部署我市贯彻落实意见,督促各级党委(党组)定期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2)严格按照《市县党委巡察工作操作指引》规定,对标对表、科学规范,认真开好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书记专题会议。
(3)深化运用《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的实施办法》,并进一步加强督查工作,贯通运用监督、案件、巡察等数据信息,综合运用“两库三单”工作法,对履责不力的党组织及“一把手”制发履责提醒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4)加强对下级党组织以及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监督检查,市纪委监委制定《关于落实〈纪检监察机关负责人同下级党委(党组)“一把手”开展谈话的工作指引〉的工作建议》,明确纪检监察机关负责人通过日常谈话、提醒谈话、约谈、关爱谈话等方式加强对下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在贯通日常监督、巡视巡察、专项督查、信访举报等情况的基础上,开展谈线.关于“纪委监委监督质效不够高”问题的整改。
(1)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协助职责,推动“两个责任”贯通协同,制定2023年度全面从严治党党委主体责任清单,研究制定纪委监督责任清单、纪委书记个人清单,依托“两个责任”监督监测平台,用好履责记实工作抓手,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情况的实时动态监测,通过开展日常谈心谈话、廉政谈话、民主生活会等方式,推动领导班子成员主动接受监督、相互监督,提高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2)深入贯彻执行《关于深化完善“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工作机制的工作方案》,进一步发挥专责监督作用,市纪委监委制发《关于以高质量政治监督 护航推进“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工作方案》,建立政治监督项目库,全面推动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最初一公里”落地落细。市纪委监委印发《“三四五”派驻政治监督模式工作指引(试行)》,全面推行以“三张清单、四条路径、五项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三四五”派驻政治监督模式,路径之一即为抓实巡改监督,切实助力做好巡视巡察“后半篇文章”,并提出坚持协调联动机制,把派驻监督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巡察监督贯通联动起来,加强“室组”“巡组”“组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监督与巡察监督联动的工作方案,着力构建衔接有序、贯通有力、运转高效的“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工作格局。
(3)加强对腐败案件的研究分析,进一步推动“四项监督”贯通融合。结合正在开展的十二届市委第四轮巡察工作,强化巡前研判和巡中会商,提升巡察工作质效。
(4)持续深化巡纪协作。以正在开展的十二届市委第四轮巡察工作为契机,对包括苏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张家港分中心、南丰镇下辖村(社区)在内的25家单位党组织开展巡察,着力发现被巡单位工程建设、资产管理、招投标、农村三资等领域存在问题,组织开展市委第四轮巡察中期报告会。
(5)制定了《关于落实〈纪检监察机关负责人同下级党委(党组)“一把手”开展谈话的工作指引〉的工作建议》,严格落实纪委书记谈话提醒制度,督促下级党组织从严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以及领导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6)紧盯重点对象,强化对“关键少数”“一把手”等重点对象的日常监督,并通过精准有力查办有影响力的案件引领“三不腐”一体推进。
(7)严查重点问题,以“全周期”管理方式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领域问题线索起底排查,对影子公司、违规借贷等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问题动态管理,实行问题线索、案件查办跟踪督办“双闭环”。
(8)突出重点领域,对窗口腐败、综合行政执法、招投标、征地拆迁等群众反映强烈、腐败问题多发领域的问题线索进行“清仓见底”,实行优先处置、优先查办、优先结案。下一步,将深化系统治理,结合案件查办中暴露的问题,通过剖析典型案例、用好“两个建议”等方式,补齐监管短板,堵塞制度漏洞。
(1)对张家港市农村集体“三资”智慧监管平台运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将村(社区)应收未收款项,村属集体企业大额投资、出借款项通过构建模型开展实时预警,并建立双月通报机制。对平台使用中存在的资产卡片登记要素不全、科目运用不准、附件上传不及时等问题部署开展集中整改工作。
(2)组建村级工程治理课题组,聚焦发包前、中、后关键环节开展系统性治理,6月初邀请省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技术人员赴张家港进行座谈调研,在高新区(塘桥镇)召开村级工程线上交易试点调研会议,完成第一次线上交易测试,已完成履约后管理模块开发并推广使用。
(3)全覆盖开展基层党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轮训,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两新、国企党组织书记、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等参加培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结合村、社区“两委”班子届中分析工作,引导村、涉农社区系统梳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情况、主导产业类型、发展规模等,提升村级产业发展规范化水平;督促区镇、街道对村级集体经济体量较大、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不高、负债较多的村、社区进行重点研判,健全制度机制,落实重点管理。持续深化“村官法官双向交流”机制,通过“村官”驻庭实训、法官“进站入格”等方式,提升基层干部法治思维、整合壮大基层治理一线力量。选派第二批“金融特派委员”,遴选金融系统优秀党员骨干派驻村、涉农社区,开展党建共建、宣传金融政策、做实金融惠农,推动金融资源、金融人才下沉农村发展一线,打通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4)一是研究完善巡察工作重点。结合正在开展的十二届市委第四轮巡察工作,市委巡察办加强与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协调沟通,充分发挥巡察综合监督作用,把着力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促进改革、推动发展作为主要任务。二是不断优化巡察监督力量。为弥补巡察专业领域短板,市委巡察办联合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下发《关于更新巡察工作人才库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选优配强兼职巡察干部后备力量。
(5)紧扣职责定位,将护航营商环境作为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重要切入点、着力点,在2022年推行调研式监督模式的基础上,明确夯实法治营商屏障、助推项目落地见效、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等12项举措,建立市级机关政治监督项目库,其中包括民营企业政商关系、营商环境优化提升、重大项目落地见效等涉及营商环境监督项目15个。
(6)制发《关于深入实施“十大行动”护航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方案》,对标2023年张家港市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着力推动解决10类突出问题,切实打通营商环境领域堵点、瘀点、难点。严肃查处破坏营商环境领域违纪违法行为。
(7)依托廉洁乡村“一镇一品牌”2.0版建设,持续打造营商环境监督品牌,用好、建好营商环境监测点、营商环境监督平台、“12345”营商环境投诉专线,推动线上线下监督有效衔接,今年以来,共推动解决企业反映问题,3月份在苏州市纪委信息化建设现场会上,我市“为民益企·1235基层监督”“惠企廉行”等品牌阵地和案例作现场展示,进一步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1)聚焦元旦春节、五一端午等重要时间节点常态化开展“清风行动”,制发监督检查工作提示,向全市公职人员发送节日廉政短信,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2)2023年5月13日,十二届张家港市委第78次常委会上,传达学习了《中央纪委关于青海省6名领导干部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查处情况及教训警示的通报》,市委主要领导就深入贯彻通报精神提出要求。
(3)持续开展“吃拿卡要”专项整治,结合贯彻落实省纪委关于纠治违规吃喝等“”问题专项行动,加强监督检查,累计出动监督检查组62个,督查点位167个。
(4)审计监督方面,在今年以来开展的6个财政、经责审计项目中,将“三公”经费开支合规性作为关注重点,实现了财政、经责审计项目“三公”经费检查全覆盖。
(1)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提升。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创建工作。印发《张家港市2023年“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实施方案》,先后召开全市“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启动会、城区“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会商会及参加“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专题培训,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和时序进度,对标对表,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全市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组织开展社区卫技人员专项培训,制定全市社区卫技人员培训方案。
(2)加强社区全科医生招引培养。加大全科医生招引力度。与省级基层卫生人才招聘平台、苏州市“云聘荟”招聘平台以及知名医学人才网合作,拓宽人才招录渠道,面向全国招聘全科医生。加强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和全科规培资格考试考前辅导,提高全科医生常态化增量。
(3)进一步优化市级医院便民门诊服务。3家三级医院全科(慢病)门诊正常开设,慢病用药下沉社区、互联网医院、云诊室等便民项目常态化运行中。同时,在区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试点推出“远程高清联合门诊”,市一院、市中医医院的专家通过远程高清视频连线问诊后,为在社区就诊的市民远程制定治疗方案。
(4)持续提升群众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满意度已逐步提升。根据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公布的第三方机构二级以上公立和民营医院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我市2022年四个季度的公立医院整体满意度在第一、三、四季度均位居苏州10个板块第二,参评的6家二级以上民营医院在苏州市20家民营医院满意度排名中,整体保持前列。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制定《关于推进张家港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市一院、市中医医院建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清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有序推进。市中医医院5个专科成功创建成江苏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全市累计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项、省级科研项目17个,总量继续保持高产。拓展便民惠民举措,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加强《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宣传贯彻,举办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廉洁文化月暨党员干部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将国家《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文件具体要求纳入医院考核。开展“医疗质量提升年”活动,组织参加安全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培训班,进一步筑牢医疗质量防线。举办张家港市卫生健康系统基层党建“五聚力五争先”行动启动仪式,发布“医先锋·卫健康”党建品牌矩阵,深化党员志愿服务项目,推进“医路护新”项目,设立“小哥医院”,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提供精准化健康服务;举办张家港市庆祝第112个“5·12”国际护士节主题活动,选树25名护理工作者先进典型和10名第一季度“身边榜样”,大力弘扬新时期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和满意度。
(1)全面部署专项治理。印发《张家港市托育机构专项治理方案》。组织有关单位及区镇相关负责人召开全市托育机构专项治理会议,动员部署专项治理,要求按“属地管理、部同协同、分类治理”原则,从备案登记、人员管理、安全规范等方面全面梳理各类机构情况。区镇实施每周调度工作机制,对辖区内托育机构逐一开展排查,摸清机构基本情况、建立机构本底台账,对照备案办法要求,上门开展备案指导服务。
(2)规范推进审核备案。进一步指导做好机构备案审核,切实提升备案率。实行备案公示,拓宽公示渠道,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对新增备案机构进行公示公布,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营造法治服务环境。
(3)注重加强服务宣传。开展托育服务宣传月活动,整理编发一期最新备案托育机构名单,向社会公开发布,引导婴幼儿家庭合理选择。
(1)充分发挥安置房建设协调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加快推进土地手续、消防验收及竣工手续的办理。对土地无问题的项目加快办理土地验收手续;对未办理工程竣工验收手续的项目完善前期资料后集中补办;对手续完善后的项目批量办理无证建筑补办审批手续。
(2)督促区镇成立专班专项推进,通过建立工作进度“每月报告”制度、目标考核机制、责任追查机制等,推动补工作高质量推进。
(1)打造“首席咨询师”队伍。根据业务需求选聘首席咨询师,目前已选聘人社、医保、公积金、车驾管四个行业的首席咨询师。依托首席咨询师强化与职能部门的对接,及时掌握政策要点,丰富完善热线知识库,通过常态化加强培训,提高专线)储备热线接线联盟后备力量。加强市委组织部与职能部门沟通协作,全力储备机关志愿者接线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阶段性购买第三方服务应急机制预案》,在大话务量涌入影响接通率的情况下,向电信、人保等第三方机构阶段性购买话务服务,确保热线在突发状况下保持平稳运行。
(3)完善机构强化统筹调度能力。进一步理顺科室职责分工,对科室进行重新设置,完善业务受理、指挥协调、分析研判、信息保障等科室职能及人员配置,强化12345热线的统筹调度、分析研判等能力,目前已完成机构整合。
(4)强化12345热线咨询师队伍建设。出台《员工动态补录机制》《张家港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咨询师队伍建设管理意见》。修订优化培训方案,将新员工的完全脱岗培训更改为边学边练边总结的方式,在保证业务水平的情况下缩短培训周期。
(5)升级电话平台提高接线能力。申请公开采购NGCC电线话务平台改造升级,接入苏州12345热线)拓宽线上渠道缓解人工接线压力。进一步拓宽群众诉求渠道,在今日张家港APP开通“市民服务中心”,完善市民诉求的线上受理、部门流转、处置回复等功能。进一步优化微信公众号机器人问答功能,更新问答场景,加快问答知识录入功能。(7)完善12345热线交办工单联动督办机制。出台《张家港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公共服务平台运行管理办法》《张家港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督查督办工作实施细则》,进一步深化12345与检察机关协同联动,完善“12345+公益诉讼”机制。
(7)坚持协同联动提高处办效率。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出台《张家港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疑难工单会商会办联席会议制度》《张家港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联动处置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常态化工作机制。组织全市12345热线各联动部门信息管理员开展业务培训,规范热线工作要求、工单处置流程。强化12345热线热线监测细则,增加退单率考核指标,加大超期未办结工单考核权重。
(8)开展沉积工单处置专项行动,确保沉积工单动态清零。建立沉积工单动态清零联动工作机制,通过每周梳理、每月上会、召开联席会议等措施推动工单处置,指挥平台沉积工单基本实现动态清零。
(9)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市城管局(市治违专班)、经开区(杨舍镇)会同市相关职能部门多次组织商讨,对全市范围特别是城区范围的违建治理明确了处置方案,提出了整治措施。
(10)明确重点项目,持续全面治理。按照“零增长、减存量、管源头”的要求,围绕涉及风险隐患、高耗低效业态、侵占公共空间和破坏环境等重点类型,对标年度治理任务,持续深入消减违法建设存量,严控新增违建,加大对违法建设巡查发现力度,把新增违建处置作为评价各区镇治理成效的关键指标。印发《2023年全市违法建设治理重点项目清单》《2023年违法建设治理市级挂牌督办案件清单》,逐项明确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间节点,督促区镇高质量完成。推进集中连片的跨区域综合整治项目,将违法建设治理与落后产能腾退、沿街道路美化、人居环境提升相结合,打造了保税区高端产业集聚区、高新区(塘桥镇)沪宁沿江高铁沿线违建清零项目、大新五圩埭“无违河道”等一批拆治建靓点位。
(11)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制度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违法建设领域的疑难复杂问题,在治理推进中积极完善我市进一步加强违法建设治理的实施意见,积极探索实施切实可行的补证措施、形成行之有效的方法路径。参考借鉴先进城市经验做法,积极探索物业小区“四统一”自治管理。优化完善执法办案流程,对新增违建快速拆除流程进一步进行细化、优化,提高新增违建快治快拆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完善《违法建设一般程序执法流程图》《在建违法建设案件快速查处流程图》双流程。联合住建、综合执法等部门对新增违建管控不力、违建势头蔓延小区物业开展约谈。开展重点小区无人机巡查,通过建模比对,对发现新增违建发放督办单和交办单,要求职能部门限期处置。
(1)一是切实履行市委书记整改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自省委巡视反馈以来,市委书记牵头研究巡视反馈问题,主动对照巡视反馈5大类14条37项“问题清单”,逐项明确牵头领导、牵头单位、参与单位,切实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位。其中市委书记认领了11项反馈问题,并牵头召开全市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相关会议,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建立巡视整改“月调度、年回头、同推进”等相关工作机制,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做到对重点问题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二是制定巡视整改方案。经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研究,市委常委会审议,对照37项“问题清单”,明确了124项整改任务,形成了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同时同步研究制定选人用人、意识形态、巡察工作专项检查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列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并明确整改时限。三是市委常委会常态化开展调度。在集中整改期内,明确牵头单位,汇总建立整改工作台账,每月向市委常委会汇报整改进度及存在困难问题,动态跟进各项整改任务实施进度,统筹各方力量集中攻坚,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向牵头单位发放《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进度表》,对各项整改任务已落实整改措施、推进进度和取得成效进行汇总,并提交市委常委会研究调度。四是定期组织“回头看”。梳理上轮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完成情况,结合本轮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进度,每年组织“回头看”,进一步压实整改责任。
(2)开展科技招商,聚焦新兴产业,建立市级项目库,高质量向区镇传导项目,采取统筹、跟踪、协作方式,抢抓优质项目落地,前期推送落地的10个科技招商项目开展运营,涉及光电及储能新材料技术、新一代光伏电池技术、特色半导体芯片技术等多个新兴领域。
(3)根据《关于推进苏州港管理委员会实体化运作的初步方案》有关要求,推动设立苏州港张家港港区管委会办公室,统筹协调全市港口建设、发展、管理相关工作,进一步提高张家港港口管理服务效能,提升港口战略地位。目前相关请示已报苏州相关职能部门,待其实地调研后予以批复。
(4)目前LNG配套码头工程已取得江苏海事水上交通安全评价、长航局航道通航影响评价和省交通运输厅安全条件审查批复意见,并已通过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的岸线使用合理性审查,东沙作业区相关工程已完成交工验收。同时,按照上级部署,进一步宣传、引导沿江港口企业开展码头升级改造。
(1)坚持依法依规用地,新建安置房必须取得相关许可后才允许动工建设,发挥铁脚板+大数据+网格化巡查优势,确保各类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传达省政府、省自然资源厅、苏州市政府关于全省自然资源督察整改专题会议精神,强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依法用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市资源规划局将安置房情况纳入对区镇的节约集约评价。
(2)创新研发“e彩虹”研判预警系统并持续推进系统功能优化,加强与监管平台、市纪委“暨阳明镜三不指数”平台的对接,切实为弄虚作假、暗箱操作、串标围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监测、预警和研判提供线索链。认真做好对交易各方主体的常态化业务指导,面向招标代理机构组织开展交易业务和平台操作的集中培训,通过梳理归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症结、在线征集意见建议、对接联系关于平台操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等方式切实提升培训实效。
(3)坚持严格执法与指导服务企业两手抓,做好执法过程中的普法工作,向企业发放《长江保护法》法条及宣传册,推动企业自觉遵法守法。依托微信公众号开展普法活动,及时推送最新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推出“以案说法”,以真实案例引导企业自觉守法,同时围绕《长江保护法》《民法典》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努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法治宣传教育网络。出台2023年度“周周有夜查、月月有重点”执法计划,持续开展VOCs、太湖安全度夏及大气污染因子协同管控等各类专项执法行动,综合运用多种执法形式,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不断营造执法高压态势。
(4)巡视期间苏州电视台曝光的后塍街道港华路999号附近砂石场、金港街道天海工业园砂石场、金港街道长阳路砂石场等点位扬尘问题已于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整改,并于2023年1月13日通过苏州市级结案销号。市污防攻坚办持续加强问题长效跟踪,2023年以来已多次对上述曝光点位整改成效开展“回头看”抽查暗访,确保老问题不反弹、新问题不发生。
张家港市委将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巡视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把巡视整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持续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不断提升巩固整改实效,以高质量整改实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突出全面整改,不断巩固整改成果。对照省委反馈“问题清单”,做到全面改、深入改,彻底改,切实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对已经整改完成的,及时组织“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对需要逐步解决、长期整改的,紧盯不放,坚持不懈,真抓实改;真正把巡视整改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班子队伍建设。
二是突出整改责任,不断凝聚整改合力。压紧压实各个责任主体责任,严格履行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到对重点问题亲自部署、亲自过问;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抓好各自分管领域、分管部门整改工作;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担负起巡视整改监督责任,用好问责利器,把督促整改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市委巡察办加强统筹协调、指导督导和跟踪督促。
三是突出成果运用,不断推动改革发展。以落实巡视整改为契机,把巡视整改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提振“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气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用扎实的整改成效为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张家港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方式,电子邮箱:。张家港市委员会